潛窩先生實紀序
輕軀命重倫常。辦大節於鋒鏑之間者。是其人天授資性。固有異於衆人者。然。非通經史講明義理有素。不能也。世言鈐韜家寡文識。此指流俗武夫而言。忠義卓犖之士。則不然也。昔。張睢陽巡。博學强記。其責尹子奇一言。識見甚高。非後世儒者所及。故畢竟守孤城。抗强虜百戰。死而不悔。豈非讀書之力。助發其忠義之性哉。國朝丙子北胡之難。死事之烈。推崔貞武公爲首。至今想像險川陣赴敵之狀。令人髮竪。夫自古忠臣烈士殺身報國者何限。而彼皆職當其責。身處其地。不可不死而後死之也。若貞武公之死。可諉以老不任戰而免也。兵不我掌而免也。然而慷慨登陣北首死敵。視七尺軀若鴻毛。非見義而不見利。知有君父而不知有其身。以不死爲辱而死爲榮。烏能如此哉。嗟夫。是豈無所本而然哉。不侫竊按公遺集中事行及章奏若干篇。勳勞不伐。憑將軍之識也。聲色不淫。岳武穆之操也。揣摩虜情。趙營平之略也。是皆卻縠詩書中發揮。則其精忠偉節。與張睢陽比肩。有以也哉。公之五世孫宗謙謂不侫曰。先集前已鋟梓。繼有所讎校。將改鋟。願得弁卷之文。不侫念王彦章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一語。猶足炳烺千古。矧是集所載撐天地亘日月者。本源乎詩書。則不可使泯滅。故特重言之。以告世之韎韋君子。上之五十一年乙未。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同副承旨錦城丁範祖撰。
舊序
我國家兵革之亂。島夷於壬癸。翟於丙子。當時。蓋多有忠節之士。然。以一身値兩亂。終始爲國效力。精忠大節炳燿於日星者。惟我貞武公一人焉。公至性忠孝。未十歲而執親喪如禮。纔逾弱冠。而倡義討賊。衝犯矢石。雖幸得不死。而其蹈白刃之志。已素定於胸中。以故。及乎險川之役。其年六十有九矣。主將愍其老。使之歸。猶奮戈躍馬。馳赴陣中。至矢盡力竭。不離地一寸。而植立以死。吁其烈矣。鷄林古國都也。忠臣烈士。史不絶書。公生是邦而聞其風。始以志勇潔廉著稱。位躋卿宰。終焉殺身殉國。義烈凜然。列聖備褒贈之典。鄕邦盡尊奉之道。與古之忠臣烈士。儷美方軌。不亦偉爾哉。遺文若干行狀誌銘及附錄。裒成一帙。公之經歷兩亂效忠盡節本末俱備。眞實紀也。今秋。公之玄孫慶老出宰明川。將欲幷年譜壽梓。請敍其事於相一。竊念不佞自幼少時。景仰公之精忠大節。不啻如高山砥柱。適又作吏於公桑梓之隣邑。想像感慕。尤有甚焉。不敢以不文辭。且喜是錄之流布漸廣。得以扶綱常補世敎於吾東方千萬年之久。於是敬書于卷末。崇禎紀元後戊午孟冬。安東權相一謹序。
潛窩先生實紀譯本序
天地有至正至大之氣, 賦於人而爲性, 人能全其所賦於天, 然後能盡其所以爲人之道, 爲人子, 而盡子職之所當爲, 則爲孝, 爲人臣, 而盡臣職之所當爲, 則爲忠, 以之而居官莅民爲將, 各盡其所當爲, 則能廉潔能勤幹能仁愛能忠烈, 皆所以盡爲人之道, 而全其所賊於天者也, 然, 世之人, 或牽於物累, 或怵於威禍, 或因氣質之偏, 情私之係, 其能盡乎人而全其天者 蓋鮮矣。
貞武公潛窩崔先生實紀之公于世, 已久, 中間屢行重刊, 補其闕漏, 歲癸丑春, 東都人士議復其祠院之見撤於鮮末者, 復以爲今國復世新, 而先生祠院之重新, 有不偶然, 先生實紀, 亦當譯以邦文, 使得人人易曉, 以資於立人紀補世教, 見囑於不侫。
夫在昔我邦文獻, 類皆用漢字, 士類之獨拳拳以先生之紀爲先者, 豈無所以哉, 至若先生, 粵自冲齡, 己以孝聞, 長而讀書劬經, 恂恂然儒者, 遭亂而衽金革執干戈, 出死入生, 以衛社稷, 處閒而謹守法度, 任官莅鎭, 著氷檗之操, 愛育黎庶, 拊循士卒, 修城郭繕器械整船艦, 綢繆於陰雨之備, 及至主辱國危, 以七耋之年, 不拘乎將任己遞, 兵權己解, 勸使落後, 而慨然視死如歸, 以樹大節, 己具載於國乘野史及此實紀, 或以爲公之得於性者, 在忠烈, 潔廉特餘事, 或以爲公之伏節死義, 當於廉潔中求之, 廉忠非兩事, 且公之遺文, 只存疎二啓一書二祭文一而己, 文旣不多, 亦不事藻繪, 而無非出於悃愊, 其報國殉義之素所蓄積, 盡心職事, 懼犯素餐之志, 飭躬以禮, 愼獨自慊之誠, 則此而可以見公, 要之, 如公然後, 始可爲盡人道全天理, 得撐宇宙亘古今而不滅之正氣也。
顧今地限南北, 民生憔悴, 天步艱危, 苟使人人, 各自以先生之心爲心, 亦何有於是哉, 所可惜者, 不侫學蔑辭拙, 未能盡闡明之道也, 謹爲之譯其言釋其義, 且補其尙有闕漏者, 凡再易寒暑, 旣卒業, 復以衆囑, 敢略叙其顚末於卷端云爾。
國復之三十年乙卯九月日, 外裔孫豐山柳奭佑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