정무공實記잠와실기-권1
잠와실기-권1

潛窩先生實紀卷之一  

年譜 

皇明穆宗隆慶二年。我宣祖大王元年。戊辰正月二日壬子。戌時。公生于慶州府北見谷龜尾洞里第。公慶州人。世居府東皇五里。曾祖考通禮公。始卜居見谷龜尾洞。

四年庚午。公三歲。八月二日。太夫人黃氏歿。公鞠於庶母。

神宗萬曆元年癸酉。公六歲。○不與群兒戱狎。能知讀書。

三年乙亥。公八歲。受學于堂叔父進士公臣隣。公通曉文義。進士公器重之。

四年丙子。公九歲。參判公築別墅於伊助里。公從焉。參判公晩年。卜築別墅。以爲棲息之所。而仍屬公。子孫遂居焉。

五年丁丑。公十歲。二月十九日。丁參判公憂。葬于府北鐘洞巳向之原。喪祭一從家禮。始終不懈。隣里有感而化之者。○公與兄弟友愛篤至。自幼及長。人無間言。蓋其天性然也。

七年己卯。公十二歲。四月。服闋。

八年庚辰。公十三歲。從進士公讀書於龜洞。公好學不倦。進士公喜之曰。有志者事竟成。爾其勉焉。

十一年癸未。公十六歲。聘夫人瑞山柳氏。高麗文僖公思庵淑之後。士人允濂女。○公爲人。魁偉夙達。有器局。柳公見而奇之曰。此兒將大其門。取以爲壻。果以名節聞於世。人服柳公之識鑑焉。

十九年辛卯。公二十四歲。十二月。子東尹生。

二十年壬辰。公二十五歲。四月。倭奴大擧兵入寇。大駕西狩。公遂慷慨。起義兵討賊。時。釜萊連陷。列邑瓦解。閫帥守令奔竄山谷。府尹尹仁涵以年老出城。爲捕亡將。府判官朴毅長長鬐縣監李守一分東西。領軍入城。公與弟繼宗仗劍從之。誓心戮力。以備防禦。而孤城疲卒望賊先潰。莫可收拾。公往府尹所在處。謂曰。吾所居府南村。乃彦陽直路也。有先人室廬四十餘間。賊留屯其中。時出剽掠。吾雖駑劣。請與里中健兒嘗之。尹許之。公夜率蒼頭數十人。塞門縱火。賊皆燒死。有走出者。輒射殺無遺類。得鳥銃槍劍等物。輸之官。尹歎服。州人之鳥鼠散者。多扼腕願從。府居前奉事金虎聞之曰。崔某書生。乃能如此。我輩寧不媿乎。卽詣公共議兵事。公遂與金虎幷力。募得數千餘人。設伏于慶彦之境。累戰累勝。斬獲甚多。慶之四封妥帖者。公之力也。○一日。公與奴玉同休於林藪。玉同見賊大來搜索。度不得免。徑出誘之曰。此無人。某谷多避兵者。賊仍向他處。奴主得以俱全。蓋玉同。當亂奉主。不避艱危。其得於觀感者如此。

二十二年甲午。公二十七歲。春。中武科。公少讀書。未嘗學軍旅。遇亂世多立功。是歲。朝廷設科取儁。公與是選。除部將不就。○八月。以軍功。超敍朝散階。除軍資監副正。

二十四年丙申。公二十九歲。二月。子東說生。

二十五年丁酉。公三十歲。春。賊復至。公率敢死卒數百人。擊西生堡之賊。賊將淸正築壘于蔚山之西生浦。出兵劫掠。慶尹檄公斫西生浦。公預占高處爲土窟。取瓦礫蔽其前。自出誘賊。賊至。從窟中射之。應弦而斃者無筭。公亦丸中臍下。顔色不少變。冬。中朝經略楊鎬與我元帥權慄。進大兵擊島山賊慶尹朴毅長亦從。公屬焉。時。慶尹素忌公。因微失將置之法。經略素聞公名。送家丁止之。免。公憤曰。吾與其浪死無辜。寧死於國。馳入賊陣。丸洞右頰入左腮。刮骨以出之。氣益勵。○十一月。除振威將軍訓鍊院正。酬軍功也。

二十六年戊戌。公三十一歲。朝廷策宣武功。錄公原從二等。前後斬獲甚多。而不以一級自衒。論者以爲有大樹風。○十一月。陞禦侮將軍。李相公德馨體察兩南。承命大賚力戰壯士。擇一怒馬及公。辭曰。是賊入而屬官者。義不敢受。李公深加歎賞。○十二月。子東亮生。

二十八年庚子。公三十三歲。二月。除呂島萬戶。不就。○秋。上遣御史尹暉。犒勞慶蔚力戰壯士。公與諸將士詣闕謝。將士等因疏陳公倡義討賊狀。上特召公入。問當時事。公逡巡退讓。仍劈畫要務。上嘉之。宣醞。又賜弓矢。又命授官。

二十九年辛丑。公三十四歲。正月。除武臣兼宣傳官。不就。時。公讓功家食。無仕進意。所居門外。川滙爲潭。其上石崖平衍爲臺。公愛其泉石。逍遙以自適。○二月。子東吉生。

三十年壬寅。公三十五歲。○公居家。以書籍自娛。而尤於胡傳春秋。日夕披閱。愛玩不廢。

三十二年甲辰。公三十七歲。十二月。子東璟生。

三十四年丙午。公三十九歲。○時。官禁私漁。近川者或未免犯禁。公每心非之。一日。子弟進魚饌。公曰。此物何爲而至。養之以非禮。其能下咽乎。取其網火之。其律己之嚴類此。

三十五年丁未。公四十歲。十二月。除五衛都摠府都事。始就職。

三十六年戊申。公四十一歲。二月。宣祖昇遐。公詣闕哭臨成服。○四月。除馬梁鎭水軍僉節制使。在鎭。秋毫無所犯。衙無畜妾。二子葛屨履霜。人皆曰。古未嘗有也。居常。以薄版置突。寢臥其上。或問故。答曰。方今邊境多事。常時處身太溫。或當暴露。則易生病。故習勞耳。其志不在溫飽如此。

三十八年。光海君二年。庚戌。公四十三歲。十一月。觀察使鄭某按閱公政績。陳啓褒嘉之。居官三歲。專以撫摩凋瘵爲先。節損俸祿。修城池備器械。聲績大著。觀察使鄭某別遣庇仁倅朴由忠點閱。朴服公德而多公績。作按問記以美之。有眞淸强淸詐淸等語。蓋以强詐譏世。而以眞歸公也。遂具由告巡相。巡相以聞于朝。

三十九年辛亥。公四十四歲。正月。除慶尙左道水軍虞候。觀察使尹昉宋英耈連啓褒之。政績優於馬梁。觀察使尹公啓褒。後使宋公又啓褒。有淸白勤幹盡心國事等語。

四十年壬子。公四十五歲。天將指揮使黃應晹來偵釜山賊。見公禮貌之。時。公以虞候。兼攝釜之別將事。天將稔聞公有淸白操。且見其勸農講武峙粮敽戈。與他鎭異。故待之如此。及到漢京。嘖嘖稱說不已。○秩滿歸。觀察使權盼。啓褒。有不次擢用之命。公與權公及尹公昉李公時彦時發素相善。隨事規諷。諸公尤信重之。以正直廉簡當時弟一。稱說於朝著間。

四十一年癸丑。公四十六歲。二月。往省鐘洞先墓。

四十二年甲寅。公四十七歲。十二月。除慶源都護府使。

四十三年乙卯。公四十八歲。正月。陞通政大夫。○三月。到任所。時。兩界關市不嚴。候諜不謹。邊塞頻警。公到官後。戒嚴蕃胡。開市外。使不得通貨。邊民皆按堵如舊。○八月。行釋奠于鄕校。時。六鎭列邑學校頹廢。公卽令修葺。每月朔望。親謁聖廟。且土俗。以釋菜胙餘。皆入于官。公卻之。令儒生行飮福禮。且致膰於流謫士大夫及其鄕父老。列邑爭慕効之。

四十四年丙辰。公四十九歲。秩滿而歸。將還。蕃胡輩獻貂裘以備寒。公笑卻之。北兵使金景瑞見公着敝毛套。製新貂爲贐。公受而著之。酒後。託以耳熱。掛于幕柱而去。蕃塞之間。至今有氷檗聲。歸路雪塞。留鏡城府。判官李公潤雨與公素相善。欲試公。飾名妓侍公數月。公終不回眄。李公歎曰。今日始見剛腸男子。岳武穆何以加。及歸家。居室不蔽風雨。妻孥不免飢寒。而公處之晏如。前後莅官。行裝只一敝衾。

四十五年丁巳。公五十歲。家居。時。西宮已閉。國政紊亂。權奸用事。賄賂咨行。閫帥牧伯皆出私門。公少無仕宦意。退臥田園。以漁釣自樂。

四十六年戊午。公五十一歲。天朝困于金。徵兵討之。我國將姜弘立要公赴戰。都元帥張晩固請啓留京邸。時。天朝以金虜侵邊。詔徵我國兵。朝廷以姜弘立爲將。領兵赴戰。弘立啓請督公上京。都元帥張公晩聞之。曰方今北虜劻勷。時事未可知。此人不可遣。固請啓留京師。權盼以三南巡檢使。與公閱月巡行三南海鎭點檢舟師。勤勑整齊。以備不虞。

四十七年己未。公五十二歲。二月。遭庶母喪。公幼失所恃。爲庶母所育。事之無異親母。及歿。欲報鞠撫恩。問于寒岡鄭先生。定行朞年服。作主以祀之。

四十八年庚申。公五十三歲。○是年八月。光宗卽位。改元泰昌。贊畫使李時發鎭平壤。引公爲別將。共議軍務。時。西塞有釁。遼東流民。多避難投我。邊境頻警。李相時發以贊畫使承命出。啓請公爲別將。與議軍事。○時。有饋生梨者。公不受。人以爲言。公笑曰。非以爲貨之也。以其人不正故耳。

章宗天啓元年辛酉。公五十四歲。七月。除高沙里僉節制使。李贊畫時發。啓留良策館。僉使命下。李贊畫曰。僉使人可爲。此時別將。非公莫可。啓留之。仍令公將武士二百。屯良策舘。○冬。謫蔚山。時。漢將毛文龍困於金人。散卒多投我者。一日。金兵追漢人。猝至良策。公與褊裨誓曰。彼如有轢蹙我。我當死。不必輕與交鋒。以啓釁也。金人竟不交鋒。惟馘漢人而去。毛將接伴使李馨遠。以馳報後時聞。遂被拿。公置對以實。命减律配蔚山。道過本州。望門而不入焉。初。贊畫公聞公被拿。謂人曰。崔某橐如洗。餓死獄中必矣。割營儲布以遺之。公辭曰。我罪重。不敢辱公周。

三年。我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公五十六歲。反正後首放還。時。崔相鳴吉以書慰之曰。左相榻前啓辭。似若不足於左右者。特賴明主所知耳。○三月。除龍驤衛副護軍。○十二月。除加德鎭水軍僉節制使。國難纔靖。邊政疎闊。置公要害。以毖邊釁。

四年甲子。公五十七歲。七月。哭子東遠。東遠生而穎悟。自十歲時。隨公任所。至是又隨來病死。公甚悼傷。作文以哭之。○八月。夫人柳氏卒。時。公在加德鎭。請由歸葬。卽府北十里許蘭原堂甲向山也。○冬。御史李敬輿啓褒。賜厩馬一匹。李公極褒公淸勤。有絲毫無犯撫愛軍卒等語。上特賜內廏馬一匹。及歸。軍人等立碑以寓慕。

六年丙寅冬。公五十九歲。除慶興都護府使。

七年丁卯。公六十歲。二月。赴任所。時。値金人之難。大駕播越江都。公罔夜馳詣行在。拜辭赴任。○八月。行釋奠于鄕校。邊氓獷悍難治。公威惠並施。明於彛敎。修學校置經史。敎誨禮讓。政化日新。闔境歌頌焉。

○十二月。聞長子東尹喪。府民父老各以士産來賻。皆却之。

毅宗崇禎元年戊辰。公六十一歲。冬。巡邊使禹致績馳啓褒之。朝廷令觀察使李溟査啓命賜表裏一襲。莅官朞年。政成民服。禹公巡過。採所聞。啓褒。遂有是命焉。諭書曰。本道觀察使李溟以爾律己淸簡。居官如僧。若節可尙。爲褒啓。予甚嘉之。玆特賜表裏一襲。爾其領受。故諭。 

二年己巳。公六十二歲。閏四月。陞嘉善大夫。春。御使李公行遠首啓公持廉卓異。及還。面奏實狀甚詳。故有是命。其後。上御經筵。語諸臣曰。北邊遐遠。民不沾化。字牧宜用廉簡吏。相臣尹昉金瑬交口對曰。慶興府使崔震立年幾七十。洗手居職。未嘗變節。上曰。崔震立邊將時事。予亦悉之爾。○秋。觀察使尹毅立上章褒之。尹公極稱淸簡。以治績第一聞于朝。○及歸。點閱閨奩行裝。有一小木榼。公見而笑曰。此胡虜之物。豈以女子之故。而累吾裝。遂踏破而行。

三年庚午。公六十三歲。四月。除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旋遞。時。唐將劉興治在島。有叛狀。勑兩湖舟師。及時領進。以公在家。備局啟遞。○七月。特除工曹參判。上章辭不允。朝制。亞卿鮮以武弁選。公上章固讓。有曰。亞卿是何等職命。臣何敢一日冒居乎。臣之寸忱。日夜耿耿者。只是未死前圖報國恩而已。非分之任。不稱之職。非臣所敢當云云。○仁祖大王行錄有曰。臣隣之有淸操者。輒加嘉獎。李直彦以高年素節陞拜爲贊成李元翼以官躋鼎鼐茅屋窮居。命京畿道就造瓦舍。賜以布被素褥。武臣崔震立以簡約。擢拜工曹參判。成夏宗亦以廉謹。累遷北兵使。○九月。兼五衛都摠府副摠管。公辭本兼職益力。越四箇月。始許之。○十月。還鄕省墓。○十二月。除京畿水軍節度使兼喬桐都護府使。辭朝之日。上引見諭之曰。得卿淸簡者。付圻閫。予無憂矣。仍問本營藏船便否及前所歷北方事甚悉。

四年辛未。公六十四歲。正月。論啟本營藏船形便事。啓略曰。本地月串前洋。泊船似便好。而甚窄狹。必須掘鑿。然後可藏許多戰船。水營亦已移設於西海。則花梁永宗草芝濟物諸將。當領舟師。待變於江華所屬注文島。此島去喬桐三十里。泊船處甚便好。實西海之要衝。敢此幷稟。○十月。子東詡生。○與書弟縣監公繼宗。議定先祖司成公墓祭儀節。時。縣監公始得司成公墓表於箭川洞。改築墳墓。以祭之。公聞之。與書議定墓祭品式儀節。且備置鍮燭臺香盒香爐及文書函。

五年壬申。公六十五歲。秩滿將歸。上特命仍任。及瓜。闔境父老走京師。上書願借。上從之。

六年癸酉。公六十六歲。正月。以本職兼京畿公淸黃海等道水軍統禦使。敎書有曰。久勞圻營。成効已著。新兼統禦。簡命式宣。惟卿心貞氷檗。業專鞱鈐。北鎭分符。遐氓服其淸白。西關負羽。部伍推其忠勤。頃超拜乎亞鄕。旋擢置乎水鎭。惟其廉潔。老益堅於持身。是以功名。少不損於治郡。況玆江都修繕之辰。爰思水軍摠制之策。荊南河內。周訪之策非輕。保障繭絲。尹鐸之寄有意。公累上章辭。不允。疏略曰。控制三海。統管諸鎭。脫有緩急。籌策極重。苟非其人。則必有僨事之患。臣年過耳順。疲癃極矣。今無捍禦之勇。只是未死之前。圖報國恩。入戰陣死鋒鏑。固所甘心。至於非分之任。非臣所能堪云云。○繕書家禮及喪禮備要。以資便覽。時。金沙溪喪禮備要始成。公見之曰。雖有朱文公家禮。不可無是書。精寫家禮及備要。以便考覽焉。○夏。以病力辭。許遞。○六月。除龍驤衛副護軍。○聞仁穆王后喪。設哭位成服。○七月。兼五衛都摠府副摠管。○九月。除德源都護府使。不赴。○十月。除龍驤衛副護軍。以焚黃事謁告還鄕。公嘗以祿未及養爲痛恨。對盛饌華服。輒感愴不自已。○會奠于箭川洞先祖墓。

七年甲戌。公六十七歲。正月。除義興衛副司直。○四月。除義興衛副司正。○六月。詣闕哭仁穆王后喪。○除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上引見慰諭之。

八年己亥。公六十八歲。春。觀察使元斗杓啓褒。時。元相斗杓點閱船艦器械精繕。狀啓云。崔震立盡心國事。老而彌篤。比諸近日邀利好名者。遠矣。特降優獎。以振頹俗。○十二月。聞仁烈王后喪。設哭位成服。

九年丙子。公六十九歲。將遞。金相瑬開體府。啓請公爲別。○秋。遷公州營將。時。金人有生釁之端。故處公要害地。備不虞也。公焦心練軍務。每語及國事。未嘗不流涕。○十二月。金兵至。大駕入南漢被圍。忠淸道觀察使鄭世規率師赴難。公從之。力戰于龍仁之險川。死之。時。公爲右營將。鄭公愍其年老。以前義州府尹黃珀代之。使公落後。及至險川。公已來在陣中。鄭公曰。令公年老。不宜於戰。使之還去稷山。何爲來此。公答曰。吾老。不合戰陣。固也。顧老者獨不能一死報國哉。賊猝至。合兵攻我。我先軍潰。鐵騎勢如風雨。軍中無人色。公植立不動。射必殪賊。矢盡。顧謂從者曰。爾等不必從我死。我則不離此一寸而死。爾其識之。遂死之。實二十七日也。○公赴險川。謂所率奴數人曰。吾當死戰場。爾輩從我者須着此衣。因解衣投之。奴寄別泣而着曰。主爲忠臣。奴獨不爲忠奴乎。遂同死陣中。及尋屍。屍在公側。

十年丁丑二月。諸孤奉櫬還鄕。先是。仲子東亮聞公向戰陣。自募本州義兵。往赴之。至木川。始知公戰亡。星夜哭奔。正月九日。至陣場。時。公從子東彦以濟用監奉事。扈從南漢。聞公之喪。以收屍事請告來赴。與從公吏尋求之。時。賊放火焚屍。獨公屍覆以草蓋。必有義而護之者。發視之。身被數十創。矢集如蝟。顔貌如生。襲殮而肂之。至是。奉櫬還鄕。○五月。上命有司。贈資憲大夫兵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十二月。葬于彦陽縣東二十里烏池淵卯向之原。公平日所帶將士高敬瑞等上疏。備陳公死敵首末。疏下該曹。回啓曰。崔震立淸高正直。盡心國事。其死難一欵。與臣等所聞。少無異同。請各別褒贈。且令本道監司。給葬需及造幕軍。上允之。遂贈爵。又命本道臣庀襄事。

十一年戊寅三月。上遣官。禮曹正郎李汝翊。行弔儀于殯。致祭于墓所。有祭文。

十三年庚辰。春。命旌閭。先是。判中樞府事金時讓箚請曰。前參判崔震立以公州營將。將赴難。監司以甚老改以他將。震立曰。吾老不合戰陣固也。獨不能一死報國哉。遂馳馬赴戰。橫屍於陣中。其爲國捐生之志。非倉卒戰死者之比。請令本道旌表其門。事下禮曹。回啓曰。前參判崔震立淸謹居官。皆有聲績。臨難捐軀。以報國恩。重臣所陳。實出心服。自本曹報議政府擧行何如。啓依允。

十四年辛巳。夏。命官其子。鄭公世規拜全羅監司。辭朝引見時。上問亂時可用之才。對曰。他無可稱者。有崔震立者。時年七十。領兵來到臣營。臣愍其年老。使之落後。震立追後來到曰。君父在難。主將赴戰。吾何忍獨生。欲與同死云。後果死於敵。上曰。其子除職乎。問于該曹。

我孝宗大王二年。辛卯六月。贈諡曰貞武。淸白守節曰貞。折衝禦侮曰武。錄淸白。庚寅八月。舊部典守門將金禹績等上疏略曰。朝臣之以淸白名者。不獨官其身。亦必錄其名。而殊異之。以崔震立之一生淸白。遭遇先王者。何獨不與於是選。伏願。聖明特下廟堂。更令商議。又聞人臣之有異行者。雖生不爲卿。而死有贈諡。今震立。生爲亞卿。歿贈八座。又死於忠。則於法可以諡矣。亦宜特命有司。徵其行狀。考諸諡法。以盡勸獎之道。不勝幸甚。啓下廟堂。該曹覆啓。依允。

顯宗大王元年庚子三月。吏曹正郎金壽興奉命宣諡。

五年甲辰。夏。湖南僧來獻朱子大全。有一老釋。自湖南率其徒數人。負朱子大全一帙而來獻曰。參判令公曾爲本道右水使時。以此書印出事。付吾祖師。祖師印出。未卽還而死。吾師又繼而死。小僧不忍負二師遺志。且慕先公節義。不遠千里而來。時。宗孫早歿。支孫國璿厚其贐而受藏之。蓋公爲官淸白。雖書冊未嘗求備。而獨於此書眷眷焉。足見公尊賢慕道之誠矣。況公之遞水閫殉戰陣。已過三紀。而彼能追伸師志。遠効還金故事。公之平日信義入人深者。亦可驗矣。

肅宗大王十二年。丙寅。慶源府人建祠于客館東。時。邑人以公淸德義烈。請立祠享之。府使李壽曼爲之創祠宇。越五年庚午。府使洪受疇踵而成之。始奉安位版。以金將軍應河並享。揭以忠烈祠。

二十五年。己卯。鄕人建祠于府南龍山下。歲乙亥。因鄕議創祠宇府北涉坪。而歲歉未成。戊寅。燬于火。至是。進士李垍士人任之重等倡議。改卜于此。

二十六年。庚辰夏。廟宇成。冬十一月。奉安位版。時。府尹李衡祥。凡營建經紀。致力尤多。其後方伯李世載府尹韓命相亦各顧助。得完工役。

二十七年。辛巳夏。立講堂及南北齋。堂曰敏古。兩夾曰興仁明義。南齋曰好德。北齋曰游藝。

三十一年。乙酉。慶尙道觀察使金演狀啓請額。而該曹防啓未果。狀啓略曰。崔震立氷檗之聲聳動衰世。其爲國捐生之志已著於倡義之日。逮至丙子之變。匹馬勇往。竟至橫屍陣上。臨亂取義。視死如歸。其淸風大節足以廉貪而立懦。一道章甫旣建祠宇。自朝家宜有崇獎之道。特降恩額。以副多士之望。上兪允。令該曹處之。禮曹防啓。以爲崔震立所樹立。誠甚卓異。而至於道臣請額。雖有前例。似不當輕開此路。致有紛紜之弊。時議慨焉。

三十三年。丁亥春。豎旌閭碑。大司諫黃杘撰。直提學申翊全書。刑曹判書金光煜篆。

三十七年。辛卯三月。本道生員權大規等二百餘人陳疏請額。蒙允。○九月。賜廟額崇烈祠宇。祠號大提學金鎭圭撰定。扁額察訪李漵書。遣官致祭。禮曹正郎鄭以規。迎額時。道儒議定院號曰龍山書院。扁額亦李漵書。

英宗大王十六年。庚申夏四月。豎神道碑于院門外。文簡公趙絅撰。觀察使趙明謙書。

三十二年。丙子。上追念丙子殉節諸臣。特爲賜祭。五月二十日。遣官禮曹正郎李賢伋。致祭于家廟。 有祭文。

今上二年。戊戌春。立淸風樓于方塘上。

   

遺稿拾遺

辭工曹參判疏 

伏以臣生自遐方。素昧見識。早歲投筆。粗習弓馬。壬辰之亂。妄自輕賊。再逢鐵丸。久在死中。幸而獲甦。往在宣廟朝。猥被恩命。歷試邊鎭。其在微蹤。榮幸則極矣。而常恐名浮實蔑。福過災生。不意聖朝。又降綸命。屢加寵擢。至授嘉善重級。臣之無狀。何以得此於聖明之世乎。臣常惶恐隕越。報答無階。四月間。特除臣全羅右水使。適其時。臣往在鄕家。趁未肅謝。尤爲惶恐。待罪之不暇。今又千萬夢寐之外。特除臣爲工曹參判。聞命驚惶。無地自容。顧念臣以行間鄙夫。幸際淸時。一邊將一守令亦且難堪。猶未免負乘之譏。況此亞卿是何等職命。臣何敢一日冒居乎。臣猶自媿。物議謂何。臣之寸忱日夜耿耿者。只是未死前圖報國恩而已。非分之任不稱之職。非臣所堪當也。伏願殿下。察臣無狀。憐臣至懇。亟收謬恩。以淸鵷班。以安愚分。不勝幸甚。答曰。癸亥以後。國中皆思改心易慮。而從臾旣久。染汚俱深。故拔用者無多。獨卿廉簡。愛我民生。予甚嘉尙。所授亞卿之任。卿實合宜。勿辭行公。  

  

辭三道統禦使疏

臣本以草野微賤之蹤。濫蒙天地生成之恩。前後寵擢。踰越涯分。少無涓埃之報。徒懷隕結之志。常恐名浮實蔑。福過災生。而自受本職以來。夙夜憂懼。殫竭心力。期死而後已。本無籌邊之策。又乏牧民之才。新設營鎭之機械。尙無成就之期。海島殘疲之民心。亦無安集之望。至以弊營之修治舟楫之補葺。猶未免營卒之離心邑民之怨苦。終必有誅責之及。方憂國待罪之不暇。而今又千萬夢寐之外。恩數疊重。仍之以本職。兼之以統禦。自承綸命以來。惶恐失措。若無所容。不得不更瀝危悃。仰瀆天聽。伏念臣行伍間一老革也。生自遐方。素乏將才。又昧識務。幸際明時。堡鎭之一邊將猶且難堪。或未免負乘之譏。況此畿輔閫帥之任。統禦之職。是何等職任也。而遽及於才劣望輕之臣乎。控制三海。統管諸鎭。脫有緩急。籌策極重。苟非其人。則必有僨事之患。而臣年已過耳順。疲癃極矣。今無捍禦之勇。只貽尸素之譏。自知不稱。物議謂何。臣之寸心耿耿不已者。只是未死之前。圖報國恩。身入戰陣之間。爭死鋒鏑之中。固所甘心。至於非分之任。不稱之職。非臣所能堪。故當此艱虞之日。敢將誠悃。瀆擾于天日之下者。實出於爲國。非爲身謨。而感懼之情。自不能已也。伏願天地父母。察臣無狀。憐臣至懇。亟收成命。改授可堪之人。以安愚分。不勝幸甚。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冐死以聞。答曰。予不肩好貨。廉謹敍欽。卿知此意。勿辭盡職。 

  

論京畿水營藏船形便啓

臣到任日淺。本營軍務全未知曉。但本營自花梁移營於此者。豈非蔽遮海西。沮遏西來之賊耶。然則喬桐是畿內水兵之老營。其藏船處所不可不先審。而其次格軍不可不充數也。臣巡審卽今泊船之處。則正當東南風撞觸之地。而且無水深浮泊之處。非潮滿之時。則常掛置高岸。如此而猝遇警急。則將何以爲之。實非待變之所也。本地月串與主鎭相去十里。前洋泊船似爲便好。而但甚窄狹。難容衆船。必須掘鑿。然後可以藏許多戰艦。水營所屬之船十九隻。內可用十三隻。通四番水軍則三百五十四名。每朔只八十名。而將士軍官料米。軍牢旗手各差備皆辦於此。諸船運格尙且無計充定。決不可以此三百之軍掘鑿於月串也。朝廷旣令移鎭於此。則當講泊船形便。且須計船充格。不可使水軍諸將媕婀姑息。苟冀無事。畿內諸浦。本爲備禦南賊。如以爲卽今南方姑無事。西備甚急。至於水營。亦已移設於西海。則風和時。花梁永宗草芝濟物諸將。令領舟師。待變於江華所屬注文島似當。此島去喬桐三十里。而泊船處甚便好。實是西海之要衝。敢此幷禀。月串掘鑿軍及戰兵船所載軍兵。朝廷商量指揮事。詮次善啓。  

 

寄子說亮等書

卽今爾等與門內諸親無擾安過否。途路極遠。問聞相阻。此恨如何。老父身無疾病。更無可言。今年量田當前。爾等恐被其役。以是爲慮。百分圖之。謹避而已。 

 季男之來。得知一家平安之報。喜幸。發家昏事。國恤卒哭前行禮未安。卒哭後定行事。更通于厥家爲可。凡人昏娶尙不可。況士大夫家乎。大槪父在遠道。雖難面禀。纔十餘日程。前期送人稟告。然後定昏。亦未晩矣。先爲定日。而後稟告。爾等之愚劣。不可說也。  

 

庶母喪問目。公遭庶母喪。使從子東彦問禮於寒岡鄭先生。

 問某幼而失母。鞠養於庶母。幸賴成長。其顧復之恩。無異生母。不幸今日。奄遭其喪。罔極之痛何如。三月之緦禮所不已。然以養育之情言之。則恐不當如是。禮有慈母朞年之服。以此遵行。或不悖於反哺之義耶。若爾則以布帶布衣終朞年乎。且欲造主以祀之。其粉面何以題之。庶母姜姓書之無妨耶。寒岡先生答曰。家禮所載。則庶母服輕。家禮會通與他禮說。則慈己庶母。議以齊衰杖朞。若恩情極重。則雖至朞年服。不悖於義矣。一年之內。去華服。不參宴樂。素服素布而已。且行素則已衰之年。不可强固爲之。量己處之至可。且神主欲爲則爲之無妨。若無辜良人。則粉面雖書氏字。亦不悖義。而氏字乃女子之通稱。不待貴賤。皆可通用矣。然且書氏似爲未安。則只書姓字。亦可於從權道矣。 

  

哭子東遠文

嗚呼。汝年十歲。隨我六鎭。一載氷雪。備嘗艱苦。厥後關西。與賊對壘。賊鋒交馳。死生難期。惟汝相隨。依以爲命。汝當其時。失保其身。以之成疾。汝恐我知。不使我聞。汝有重疾。我何知之。南移謫所。與之共居。及蒙恩赦。與之共還。如影隨形。不暫相離。春初上京。汝欲强行。路至永陽。病重而旋。及乎赴任。强疾載來。雖曰呻吟。而意謂年少之病。勿藥當喜。那知此日。溘先朝露。尤可痛者。病不知其時。藥不盡其方。以致汝亡。又不得使汝母相訣。嗚呼哀哉。